(新春走基层)“90后”站长迎“地下春节”:守护团圆路 他乡亦故乡******
中新网嘉兴1月19日电(记者 黄慧)1月19日,浙江海宁暖阳高照,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几分暖意。春节期间,每一趟安全、从容的归途背后,都有无数身影驻守岗位、逆向而行。
作为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轨道集团海宁运营公司杭海城际铁路(下称“杭海城际”)皮革站区区域站长,来自江苏徐州的“90后”季赛今年将和妻子一起迎来“地下春节”。为了守好“春运岗”,他们特意提前把女儿送回了老家。
2020年,季赛和妻子眭洁一起加入杭海城际,分在不同的站区。从专业工程师,到如今负责杭海城际皮革城站、海昌路站和浙大国际校区站运营服务工作,每一趟穿梭的列车、来来往往的旅客,都是季赛工作成长的见证。
平日里,他们夫妻二人休息时间总喜欢一起吃饭。遇到假期,他们便连轴转忙个不停,连续倒班加班,见一面都成了一件难事。
作为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杭海城际实现了杭州和海宁两座城市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梦,承载着海宁社会经济腾飞和杭州大都市圈大发展的美好愿景。
春运期间,杭海城际客流密度进一步加大,在外奔波的人们纷纷踏上回家团聚的旅程,这也是像季赛一样的城际铁路人最忙碌的时候。
季赛在车控室手指口呼,双人确认设备状态。 张天 摄这段时间,季赛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交接班会,根据交接班记录表安排好今天需处理的事项,并布置好近期重要工作。
一开完交接班会,他立刻开启下一项工作。在车控室,他一刻不停地盯控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用手持台发布着各项指令,保证行车工作安全有序。
“忙起来的时候,我们经常连去喝口水的间隙都没有。”季赛和同事一起守候在车控室里,随时通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关注站台和站厅乘客动态。
随着人流量逐渐增加,为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出行,除了日常服务外,季赛所辖的站点还多了一些暖心服务:贴心的母婴室、便民的百宝箱、致力打造轨道精神共富的读书台……“虽然都是一些细微的改变,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改变给更多乘客带去温暖。”季赛介绍道。
对季赛而言,春节不过是一年中不寻常却又寻常的几天。“在一岗,爱一岗。不能跟家人相聚虽然很遗憾,但是能与干劲满满的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也算是给团圆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在他眼里,杭海城际已经成为第二个家。
在万家团圆路上,季赛和妻子在同个轨道上走着各自的“平行线”,用自己的坚守守护许多人的美好回家路,在迎来送往中传递温情。(完)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光明日报北京1月9日电(记者章文 通讯员黄国畅)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6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展现出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具备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表示。 站在庆贺任务成功的“大红屏”前,被称为“梦圆天团”的发射场控制室倍感振奋。发射场控制室主任,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表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母港,2年时间内,中国空间站三大舱体、四艘货运飞船从这里陆续成功飞向太空,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助力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出新步伐。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发射场隶属于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奋力夺取22次全年航天发射任务连捷全胜,突破了该中心2021年创造的21次成功发射的纪录。 据了解,针对此次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进行了组织指挥模式优化、火箭测试发射流程优化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分析,精细运行一体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发射场质量确认制,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发射用时越来越短、发射能力越来越强,得益于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扎实举措。据悉,后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将重点围绕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重型火箭发射工位等拓展建设内容,同步开展配套体系建设,为载人登月、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应用与发展、低轨互联网星座组网等提供强有力支撑,逐步实现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建设目标。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16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